中共榆林市委党史研究室(榆林市地方志编纂研究室)
网站介绍
历史沿革
据史料记载,夏商时,榆林市的部分地方(神木、府谷、佳县等地)在雍翟族境内,周代为雍州白翟的一部分,战国时为秦国上郡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上郡是其中一个。
三国时期,上郡、西河郡为匈奴占据,未设置郡县。东晋时期,匈奴王赫连勃勃在统万城(今靖边白城子)建立大夏国。公元427年,北魏灭大夏,设立统万镇,太和十二年(公元488年)改设夏州。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仍设夏(治统万)、长(治长泽,今靖边境内)、绥(治龙泉、今绥德县城)、银(治儒林,今横山境内)四州;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将绥州改称上州,三年撤销州制,设立朔方、雕阴二郡。
隋末唐初,本市为地方豪族梁师都占据, 自称梁国,潜皇帝位。贞观二年师都被灭,唐复设银、绥、夏三州,均属关内道管辖。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在本区东北部增设麟州(治所今神木杨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撒州设上郡(今绥德)、银州郡(今党岔)、朔方郡(今白城子)、新秦郡(今、杨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撤郡,复设绥、夏、银、四州。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宥州治所由内蒙鄂托克旗迁到今定边境内。后唐庄宗李存勖以府谷县升州(今之府谷)。
五代时期州县设有夏州(领朔方、德静、宁朔三县,均在今靖边境内)、银州(领真乡、开光、儒林三县,在今米脂、佳县境内)、麟州(领新秦、连谷、银城,在今神木境内)、府州(今府谷)、绥州(领绥德、龙泉、延福、城平、大斌五县,在今绥德、清涧、吴堡、子洲境内)。
北宋时,榆林市属永兴军路(初名陕西路),绥州、宥州被西夏占据,未设郡县,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收复,元符十年(公元1096年)后,得失无常。宋高宗南渡后,又沦为金有,属鹿延路的一部分,设绥德州、晋宁军(佳芦砦),大定二十二年(公元1182年)撤军设绥德州、晋宁州(二十四年改佳州)。元代绥德州、佳州属延安路,绥德州领清涧、米脂二县,佳州领神木、府谷二县。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在长城一带设置榆林卫,孝宗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九月设立东路神木道,领佳州、府谷、神木三州县,中路榆林道领绥德、米脂、清涧、吴堡四州县,西路靖边道领保安(今志丹)、安定(今子长)、安塞三县,包括榆林市的定、靖、横三县。
清雍正年间,设有榆林府和绥德直隶州两个省辖行政区。辛亥革命后,1913年废府州制度,设榆林道。后又废道,各县由省直辖。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本市除榆阳区外,各县先后解放,在原苏维埃政权的基础上建立人民政府,设置绥德、三边两个分区,分别管辖绥德、米脂、佳县、横山、清涧、吴堡和靖边、定边、安边(后撤销)。1944年1月10日从绥德、米脂、清涧、横山及延属分区的子长五个县各划出一部分成立子洲县,属绥德分区。当时,神木、府谷之东区设神府特区,归晋绥边区管辖。1949年6月1日榆林城和平解放,撤销三边分区,设榆林分区,管辖榆林、定边、靖边、横山、神木、府谷六县。1950年5月成立绥德、榆林两个专区。1956年10月撤销绥德专区,将所辖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子洲六县并入榆林专区,子长、延川并入延安分区。
1958年将十二县并为榆林(横山)、神木(府谷)、靖边、定边、绥德(吴堡、清涧、子洲)、米脂(佳县)六县。1961年所并各县恢复原制。1968年将榆林专员公署改为榆林地区革命委员会,为一级政权机构。1979年改为榆林地区行政公署,为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1988年9月2日,榆林县改为县级榆林市。2000年7月1日,榆林地区行政公署撤销、设立地级榆林市,原县级榆林市改为榆阳区。
自然地理
地质构造单元上属华北地台的鄂尔多斯台斜、陕北台凹的中北部。东北部靠近东胜台凸,是块古老的地台,未见岩浆岩生成和岩浆活动,地震极少。地势由西部向东倾斜,西南部平均海拔1600--1800米,其他各地平均海拔1000--1200米。最高点是定边南部的魏梁,海拔1907米,最低点是清涧无定河入黄河口,海拔560米。地貌分为风沙草滩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梁状低山丘陵区三大类。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是毛乌素沙漠南缘风沙草滩区,面积约1581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36.7%。得到治理的沙滩地郁郁葱葱;海子(湖泊)星罗棋布。南部是黄土高原的腹地,沟壑纵横,丘陵峁梁交错,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善。面积约2230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51.75%。梁状低山丘陵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白于山区一带无定河、大理河、延河、洛河的发源地。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 占全市面积11.55%。地势高亢,梁塬宽广,梁涧交错、土层深厚,水土侵触逐步得到治理。
人口行政
行政区划(2019年)
地名 驻地 户籍人口(万人) 总土地面积(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 代码 区号 邮编
榆林市
榆阳区
385.03
42920.2
610800
0912
719000
榆阳区
青山路街道
60.74
6796.5
610802
0912
719000
横山区
横山街道
38.36
4299.1
610803
0912
719100
神木市
神木镇
45.61
7480.7
610881
091
719300
府谷县
府谷镇
24.94
3201.8
610822
0912
719400
靖边县
张家畔镇
36.21
4974.6
610824
0912
718500
定边县
定边街道
35.93
6821.3
610825
0912
718600
绥德县
名州镇
35.26
1852.8
610826
0912
718000
米脂县
银州街道
22.19
1168.4
610827
0912
718100
佳县
佳州街道
26.6
2028.7
610828
0912
719200
吴堡县
宋家川街道
8.14
421.1
610829
0912
718200
清涧县
宽洲镇
21.34
1849.5
610830
0912
718300
子洲县
双湖峪街道
29.65
2026.6
610831
0912
718400
社会经济
2019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136.28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0.72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690.35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1195.22亿元,增长5.8%。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1%、65.0%和28.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20908元,约合17200美元。
全年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1768.02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7%,比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3%,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5.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6%。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9.73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种植业产值272.17亿元,增长5.3%;畜牧业产值135.72亿元,增长0.7%;林业产值10.81亿元,增长16.4%;渔业产值2.54亿元,增长4.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8.48亿元,增长7.9%。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27.27千公顷,同比增长0.2%,总产量265.48万吨,下降0.3%(减产0.7万吨)。
全年造林面积72.95万亩,比上年下降2.1%。
全市89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865.59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重工业总产值4757.79亿元,增长8.6%,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7.8%;轻工业总产值107.80亿元,下降2.7%,占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4%,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3.0%。
全市规上能源工业企业产值3945.91亿元,同比增长11.6%,非能源工业产值919.68亿元,下降3.4%,能源工业与非能源工业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分别为81.1%、18.9%。能源工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产值2313.19亿元,增长11.4%;石油天然气开采业525.02亿元,增长1.8%;石油和煤炭加工业完成产值665.85亿元,增长14.6%;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441.86亿元,增长21.7%。非能源工业中,化学原料制品制造463.44亿元,下降5.0%;有色金属冶炼业140.22亿元,增长3.0%。
全市892户规模以上直报工业企业(不含6户省上反馈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500.4亿元,同比增长1.7%;利润总额715.0亿元,下降10.7%。
全年建筑业总产值346.12亿元,同比增长17.5%。增加值152.30亿元,增长11.4%(可比增速)。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3%,跨区投资增长17.1%,农户投资下降3.1%。在固定资产投资中,项目投资增长13.3%,房地产投资增长30.7%。民间投资增长22.6%;工业投资增长23.6%,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69.7%。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5.29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34.73亿元,增长3.2%(可比口径)。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66.03亿元,增长8.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89.26亿元,增长7.5%。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487.22亿元,增长6.9%;餐饮收入68.07亿元,增长16.8%。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222.04亿元,增长3.2%。按用途分,吃类商品零售30.79亿元,增长6.5%;穿类6.33亿元,增长0.5%;用类184.50亿元,增长2.8%。
全市进出口总值9.48亿元,同比增长29.03%。其中,出口8.3亿元,增长31.04%;进口1.18亿元,增长16.49%。出口产品中,农副产品出口总值1.64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17.3%。化工产品出口总值5.9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62.2%。
全年财政总收入926.72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05.63亿元,增长4.1%;财政支出744.11亿元,增长14.7%。
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13元,同比增长9.2%。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904元,增长8.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26元,增长9.9%。
机构职能
(一)研究中共榆林历史,承担全市党史(地方志)业务工作;
(二)制定全市党史(地方志)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编写地方党史基本著作、市志、年鉴,推动党史(地方志)成果的转化;
(三)负责对县市区(市级部门)党史资料研究、志书和年鉴编纂业务进行指导、审定出版工作;
(四)组织征集整理党史、口述史、回忆录、文献、旧志和各种地情资料,并进行专题研究;
(五)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党史宣传教育工作,组织重大党史事件、重要会议、重要党史人物纪念活动;
(六)参与对全市革命历史遗址、遗迹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参与全市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工作;
(七)开展党史(地方志)、年鉴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和业务培训工作;
(八)负责完成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交办的业务工作;
(九)承办市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承担机关日常事务工作,督促检查机关工作制度的落实;负责室领导班子会议和重要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综合文秘、政务信息、公文管理、机要保密、文书档案等工作;负责机关工作人员的调配、任免、考核及工资管理工作;
负责机关财务、资产、车辆管理及接待、信访工作;承担老干部管理和服务工作。
(二)研究一科
负责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榆林地方党史资料挖掘、征编、研究工作;负责这一时期榆林党史重大研究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收集、整理、评析国内外研究这一时期榆林党史的信息资料;协助有关部门审读、审看涉及这一时期榆林党史重大题材、重要人物的图书、文章和展览、纪念馆陈列及影视作品等。
(三)研究二科
负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榆林地方党史基本著作编写工作;开展这一时期地方党史重大专题、重要党史人物研究工作;及时跟进历史前进的步伐开展专题研究;协助有关部门审读、审看涉及这一时期地方党史题材和重要党史人物的图书、文章、展览、纪念馆陈列及影视作品等。
(四)年鉴科
负责制定榆林年鉴的编纂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年鉴资料征集、编写工作;对县市区、各单位年鉴编纂进行业务指导;负责全市各类专业年鉴、部门年鉴、行业年鉴的出版审定工作;开展年鉴理论研究。
(五)方志科
负责制定榆林市志的编纂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市志资料征集、编写、初审及终审完成后的修改、出版工作;对县市区、市级各单位志书编纂进行业务指导;负责县级志书的复审,乡镇志、村志的终审出版工作;负责全市各类专业志、部门志、行业志的终审出版工作;开展地方志理论研究。
(六)宣传教育科
负责推动榆林党史(方志)编研成果转化,组织开展宣传教育、资政研究及学术交流活动;负责全市党史(方志)系统干部业务培训工作;负责党史(方志)网站、公众号等宣教平台的管理运营,协助有关部门开展重大纪念活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
(七)文献科
负责榆林党史文献资料和市县级旧志书的征集、汇编、利用等工作;挖掘地方文献资源,组织编写大事记,配合做好榆林党史陈列馆、方志馆展览展陈;负责党史(方志)资料数字化建设,建立图书、照片、影像等资料数据库,为专题研究和档案查阅提供服务;负责史志著作、图书资料整理、保管工作。
榆林市史志展陈研究中心
市委党史研究室下属事业单位,正科级建制,事业编制6名,领导职数1正1副。
主要职责:(一)围绕陕北革命根据地,研究撰写党史专题资料、丛书,制定本市党史学习教育宣传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二)开展党史宣传教育活动,撰写资政宣传教育专题,协助新闻媒体等单位,为报刊、广播、电视等整理编写党史宣传教育资料;
(三)承办榆林党史网站;整理建立党史资料档案库,并进行管理;
(四)参与本市革命纪念馆资料的征集整理、布展工作;
(五)负责“榆林党史陈列馆”“榆林方志馆”的管理工作;
(六)承办党史研究室交办的其他事宜。
网站资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