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艺术中心
网站介绍
香港艺术中心──艺术就是热诚.艺术就是生活.艺术就是普及
自1977年成立以来,香港艺术中心一直透过举办不同形式的艺术活动及艺术教育,在积极培育艺术家的同时,努力将艺术引进大众的生活。
艺术中心相信艺术能够改变生命。在过往四十多年来,中心透过不同形式的艺术活动包括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影像与媒体艺术、动漫、公共艺术、艺术教育、讲座论坛、艺术节及社区艺术项目等等,把创意艺术与大众生活联系起来。
香港艺术中心旗下的「香港艺术学院」于2000年成立。透过学院专业的学历颁授课程培育艺坛新血,而短期课程及其他外展活动的举办,更成为艺术融入社区的重要桥梁。
香港艺术中心积极将艺术引进生活,让大众不单单可以作为艺术节目的观众、更可以成为艺术家、甚或艺术赞助者,让生活与艺术紧扣。
今年9月,香港艺术中心将踏入四十五周年,让我们一同拥抱「艺术就是热诚.艺术就是生活.艺术就是普及」的信念,努力前行。
【香港艺术中心的历史】
香港的「艺术三位一体」—— 香港艺术中心历史概述
引子
香港艺术中心于1977年的诞生是划时代的,而且跟「三」这个概念密不可分。
艺术中心由「三」位创办人所建立:何韬、白懿礼和卢景文。他们发出时代的呼声,倡议成立「为民间拥有」、「为民间服务」和「由民间营运」的艺术机构 —— 香港艺术中心由此而生。
艺术中心带有「三」位一体的特性:它是一个「艺术空间」,提供艺术展示的场地;它是一所「艺术机构」,策划优质的艺术节目;它也是一个「艺术枢纽」,在其中培育大大小小的艺团成长。艺术中心是香港艺坛的先驱,塑造了它的面貌。
艺术中心的建筑结构也是「三」:建筑师何韬以三角形作为艺术中心的基本建筑结构,成功结合美观和实用性,完美体现包浩斯的建筑哲学。在仅仅一万平方呎的土地上,艺术中心提供了完善的艺术设施:剧院、演奏厅、画廊、工作室,甚至办公室,和餐饮设施,一应俱全。
本展览策展于香港艺术中心的四十周年志庆,目的在于审视过去它对香港历史和艺坛的重要性,同时也继往开来,重新出发。正如人在中年,四十岁的香港艺术中心的过去硕果累累,未来的四十年,将更见精彩。
1977年之前:香港艺术中心的缘起与成长
香港艺术中心是何韬、白懿礼和卢景文的共同梦想。何韬是香港艺术中心的总建筑师,同时是其早期大部分展览的发起人。白懿礼是当时大学自主委员会的秘书长,负责与政府官员协商。卢景文则代表了民间和学术界。
「三剑侠」的愿景得到本地艺团以及热心的艺术爱好者的广泛支持。 1971年,何韬、白懿礼、卢景文亦宣布了香港艺术中心正式成立。 1972年港督麦理浩应众多艺术团体要求下,终答允拨出土地予中心。同年亦获美国银行中心免费借出场地,举办了中心首个展览。透过四处筹集建筑经费,终得于1975年动工。当中不少社会贤达,如周关淑仪夫人、麦高利伉俪、包玉刚爵士及其家族及邵逸夫爵士等善长的慷慨捐助,更是功不可没。
香港艺术中心所获拨地面积仅一万平方呎,何韬却运用其巧思,在此弹丸之地建起一共16层高的垂直建筑,好让多元化的艺术场地穿插其中,有展览厅、演奏厅、实验剧场、排练室、剧院等,设施包罗万有;大楼本身更是香港首座建筑,为残疾人士建设出入口通道和扶手。
大楼三角形的建筑结构,实用、前卫而经济实惠;上至天花板、下至地板,从内到外均显露出三角元素。而艺术中心的设计,使何韬赢得香港建筑师学会银牌奖。
1980年雅丽珊郡主(左二)到访香港艺术中心
首个十年 梦想成真(1977-1986)
首个十年,乃梦想成真之始。艺术中心的开幕展览,展出了海外大师及香港艺术家的大作,包括莫奈 (Monet)、杰克梅第 (Giacometti)、克利 (Klee)、赵少昂、顾媚、陈余生等。于1983年,包氏画廊举行了香港首个「当代艺术——电视录像展」,于1985年亦展出了本地首个「装置艺术展」。另外,从1979年前卫的「荣念曾漫画展」,到1982年「赵无极作品回顾展」,可见艺术中心如何先拔头筹,为本地艺术界带来一番新景象。
香港艺术中心外观 (八十年代)
首个十年 梦想成真(1977-1986)
首个十年,乃梦想成真之始。艺术中心的开幕展览,展出了海外大师及香港艺术家的大作,包括莫奈 (Monet)、杰克梅第 (Giacometti)、克利 (Klee)、赵少昂、顾媚、陈余生等。于1983年,包氏画廊举行了香港首个「当代艺术——电视录像展」,于1985年亦展出了本地首个「装置艺术展」。另外,从1979年前卫的「荣念曾漫画展」,到1982年「赵无极作品回顾展」,可见艺术中心如何先拔头筹,为本地艺术界带来一番新景象。
何韬向港督麦理浩爵士及夫人解释筹建香港艺术中心的计划
(约摄于1972年)
首个十年 梦想成真(1977-1986)
首个十年,乃梦想成真之始。艺术中心的开幕展览,展出了海外大师及香港艺术家的大作,包括莫奈 (Monet)、杰克梅第 (Giacometti)、克利 (Klee)、赵少昂、顾媚、陈余生等。于1983年,包氏画廊举行了香港首个「当代艺术——电视录像展」,于1985年亦展出了本地首个「装置艺术展」。另外,从1979年前卫的「荣念曾漫画展」,到1982年「赵无极作品回顾展」,可见艺术中心如何先拔头筹,为本地艺术界带来一番新景象。
香港艺术中心开幕庆典 (1977年)
首个十年 梦想成真(1977-1986)
首个十年,乃梦想成真之始。艺术中心的开幕展览,展出了海外大师及香港艺术家的大作,包括莫奈 (Monet)、杰克梅第 (Giacometti)、克利 (Klee)、赵少昂、顾媚、陈余生等。于1983年,包氏画廊举行了香港首个「当代艺术——电视录像展」,于1985年亦展出了本地首个「装置艺术展」。另外,从1979年前卫的「荣念曾漫画展」,到1982年「赵无极作品回顾展」,可见艺术中心如何先拔头筹,为本地艺术界带来一番新景象。
一九七七年香港艺术中心开幕展
首个十年 梦想成真(1977-1986)
首个十年,乃梦想成真之始。艺术中心的开幕展览,展出了海外大师及香港艺术家的大作,包括莫奈 (Monet)、杰克梅第 (Giacometti)、克利 (Klee)、赵少昂、顾媚、陈余生等。于1983年,包氏画廊举行了香港首个「当代艺术——电视录像展」,于1985年亦展出了本地首个「装置艺术展」。另外,从1979年前卫的「荣念曾漫画展」,到1982年「赵无极作品回顾展」,可见艺术中心如何先拔头筹,为本地艺术界带来一番新景象。
第二十二届ifva独立短片及影像媒体节海报
第二个十年 向多元艺术迈进(1987-1996)
第二个十年里,中心预视了未来艺术界多元化发展的需要,致力开拓香港艺术的新版图。于1988年,地库音乐厅改建成播放前卫电影的影院,将最新的潮流带到香港;于1993年更首办了影响香港独立电影创作什深的「香港独立短片及录像比赛」(ifva)前身——香港自主录像比赛,从此推进本地,甚至中国大陆的独立电影发展。这段期间,艺术中心让不同具潜力的本地艺术团体进驻,让它们以中心作为成长的场所,孕育出艺术新面向。
古天乐电影院
第二个十年 向多元艺术迈进(1987-1996)
第二个十年里,中心预视了未来艺术界多元化发展的需要,致力开拓香港艺术的新版图。于1988年,地库音乐厅改建成播放前卫电影的影院,将最新的潮流带到香港;于1993年更首办了影响香港独立电影创作什深的「香港独立短片及录像比赛」(ifva)前身——香港自主录像比赛,从此推进本地,甚至中国大陆的独立电影发展。这段期间,艺术中心让不同具潜力的本地艺术团体进驻,让它们以中心作为成长的场所,孕育出艺术新面向。
第二十一届ifva 比赛颁奖典礼
第二个十年 向多元艺术迈进(1987-1996)
第二个十年里,中心预视了未来艺术界多元化发展的需要,致力开拓香港艺术的新版图。于1988年,地库音乐厅改建成播放前卫电影的影院,将最新的潮流带到香港;于1993年更首办了影响香港独立电影创作什深的「香港独立短片及录像比赛」(ifva)前身——香港自主录像比赛,从此推进本地,甚至中国大陆的独立电影发展。这段期间,艺术中心让不同具潜力的本地艺术团体进驻,让它们以中心作为成长的场所,孕育出艺术新面向。
艺术在医院
第二个十年 向多元艺术迈进(1987-1996)
第二个十年里,中心预视了未来艺术界多元化发展的需要,致力开拓香港艺术的新版图。于1988年,地库音乐厅改建成播放前卫电影的影院,将最新的潮流带到香港;于1993年更首办了影响香港独立电影创作什深的「香港独立短片及录像比赛」(ifva)前身——香港自主录像比赛,从此推进本地,甚至中国大陆的独立电影发展。这段期间,艺术中心让不同具潜力的本地艺术团体进驻,让它们以中心作为成长的场所,孕育出艺术新面向。
香港艺术学院 (筲箕湾校舍)
第三个十年 专注当代艺术 发展艺术教育(1997-2006)
第三个十年间,中心将重心转移到艺术教育,为培育新苗担负更大的责任。 1998年,中心课程部与澳洲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合办了兼读制纯艺术课程,于2000年更正式易名为「香港艺术学院」,成本地首个自负盈亏、专提供学士及硕士艺术课程的的办学机构,为社会提供当时不足的专业艺术教育机会。
香港艺术中心另外一个转向,就是聚焦于亚洲当代艺术,如于1997年开始与各地剧团组建「小亚细亚——亚洲小剧场网络」。 2004和「剧场组合」合作(后重新命名为「PIP快乐共和」)试行剧团进驻计划。 2005年成立「香港公共艺术」,推广公共艺术在香港的发展。
「香港公共艺术」项目:《潮装公园——「藤织空间」》何存德作品 (鲗鱼涌公园)
第三个十年 专注当代艺术 发展艺术教育(1997-2006)
第三个十年间,中心将重心转移到艺术教育,为培育新苗担负更大的责任。 1998年,中心课程部与澳洲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合办了兼读制纯艺术课程,于2000年更正式易名为「香港艺术学院」,成本地首个自负盈亏、专提供学士及硕士艺术课程的的办学机构,为社会提供当时不足的专业艺术教育机会。
香港艺术中心另外一个转向,就是聚焦于亚洲当代艺术,如于1997年开始与各地剧团组建「小亚细亚——亚洲小剧场网络」。 2004和「剧场组合」合作(后重新命名为「PIP快乐共和」)试行剧团进驻计划。 2005年成立「香港公共艺术」,推广公共艺术在香港的发展。
「香港公共艺术」项目:《跪坐者》Joy Brown作品 (香港艺术中心)
第三个十年 专注当代艺术 发展艺术教育(1997-2006)
第三个十年间,中心将重心转移到艺术教育,为培育新苗担负更大的责任。 1998年,中心课程部与澳洲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合办了兼读制纯艺术课程,于2000年更正式易名为「香港艺术学院」,成本地首个自负盈亏、专提供学士及硕士艺术课程的的办学机构,为社会提供当时不足的专业艺术教育机会。
香港艺术中心另外一个转向,就是聚焦于亚洲当代艺术,如于1997年开始与各地剧团组建「小亚细亚——亚洲小剧场网络」。 2004和「剧场组合」合作(后重新命名为「PIP快乐共和」)试行剧团进驻计划。 2005年成立「香港公共艺术」,推广公共艺术在香港的发展。
「香港公共艺术」项目:《历史与想像—黄埔》林东鹏作品 (港铁黄埔站)
第三个十年 专注当代艺术 发展艺术教育(1997-2006)
第三个十年间,中心将重心转移到艺术教育,为培育新苗担负更大的责任。 1998年,中心课程部与澳洲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合办了兼读制纯艺术课程,于2000年更正式易名为「香港艺术学院」,成本地首个自负盈亏、专提供学士及硕士艺术课程的的办学机构,为社会提供当时不足的专业艺术教育机会。
香港艺术中心另外一个转向,就是聚焦于亚洲当代艺术,如于1997年开始与各地剧团组建「小亚细亚——亚洲小剧场网络」。 2004和「剧场组合」合作(后重新命名为「PIP快乐共和」)试行剧团进驻计划。 2005年成立「香港公共艺术」,推广公共艺术在香港的发展。
「香港公共艺术」项目:《潮装公园——「藤织空间」》钟可为作品 (鲗鱼涌公园)
第三个十年 专注当代艺术 发展艺术教育(1997-2006)
第三个十年间,中心将重心转移到艺术教育,为培育新苗担负更大的责任。 1998年,中心课程部与澳洲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合办了兼读制纯艺术课程,于2000年更正式易名为「香港艺术学院」,成本地首个自负盈亏、专提供学士及硕士艺术课程的的办学机构,为社会提供当时不足的专业艺术教育机会。
香港艺术中心另外一个转向,就是聚焦于亚洲当代艺术,如于1997年开始与各地剧团组建「小亚细亚——亚洲小剧场网络」。 2004和「剧场组合」合作(后重新命名为「PIP快乐共和」)试行剧团进驻计划。 2005年成立「香港公共艺术」,推广公共艺术在香港的发展。
动漫基地 (湾仔茂萝街)
第四个十年 艺术遍地开花 (2007-2016)
第四个十年里,中心突破空间的框框,将活动范围扩展到中心以外。 2009年开始「街头音乐系列」将独立音乐推展到街上;在2016年ifva在香港海傍举行了首个媒体艺术嘉年华。艺术中心亦涉足电影制作,制作了《大蓝湖》(2011)及《河上变村》(2014)。此外开展交流计划,如与比利时合办跨文化、跨媒体节目《香港味道》;积极参与国际艺术活动,包括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日本「濑户内国际艺术祭」等等。在本地,2012年设立艺术家大本营,为海外艺术工作者提供住宿。 2013年开始营运动漫基地,推动香港动漫业的长远发展。而在2009年推出首届年度旗舰展览,展示亚洲当代艺术精萃;于2013年开始「收藏家当代艺术藏品展」,展出亚洲收藏家的珍品。
《大蓝湖》海报
第四个十年 艺术遍地开花 (2007-2016)
第四个十年里,中心突破空间的框框,将活动范围扩展到中心以外。 2009年开始「街头音乐系列」将独立音乐推展到街上;在2016年ifva在香港海傍举行了首个媒体艺术嘉年华。艺术中心亦涉足电影制作,制作了《大蓝湖》(2011)及《河上变村》(2014)。此外开展交流计划,如与比利时合办跨文化、跨媒体节目《香港味道》;积极参与国际艺术活动,包括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日本「濑户内国际艺术祭」等等。在本地,2012年设立艺术家大本营,为海外艺术工作者提供住宿。 2013年开始营运动漫基地,推动香港动漫业的长远发展。而在2009年推出首届年度旗舰展览,展示亚洲当代艺术精萃;于2013年开始「收藏家当代艺术藏品展」,展出亚洲收藏家的珍品。
《Art Actually》跨文化艺术展演 (比利时)
第四个十年 艺术遍地开花 (2007-2016)
第四个十年里,中心突破空间的框框,将活动范围扩展到中心以外。 2009年开始「街头音乐系列」将独立音乐推展到街上;在2016年ifva在香港海傍举行了首个媒体艺术嘉年华。艺术中心亦涉足电影制作,制作了《大蓝湖》(2011)及《河上变村》(2014)。此外开展交流计划,如与比利时合办跨文化、跨媒体节目《香港味道》;积极参与国际艺术活动,包括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日本「濑户内国际艺术祭」等等。在本地,2012年设立艺术家大本营,为海外艺术工作者提供住宿。 2013年开始营运动漫基地,推动香港动漫业的长远发展。而在2009年推出首届年度旗舰展览,展示亚洲当代艺术精萃;于2013年开始「收藏家当代艺术藏品展」,展出亚洲收藏家的珍品。
「赛马会街头音乐系列」
第四个十年 艺术遍地开花 (2007-2016)
第四个十年里,中心突破空间的框框,将活动范围扩展到中心以外。 2009年开始「街头音乐系列」将独立音乐推展到街上;在2016年ifva在香港海傍举行了首个媒体艺术嘉年华。艺术中心亦涉足电影制作,制作了《大蓝湖》(2011)及《河上变村》(2014)。此外开展交流计划,如与比利时合办跨文化、跨媒体节目《香港味道》;积极参与国际艺术活动,包括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日本「濑户内国际艺术祭」等等。在本地,2012年设立艺术家大本营,为海外艺术工作者提供住宿。 2013年开始营运动漫基地,推动香港动漫业的长远发展。而在2009年推出首届年度旗舰展览,展示亚洲当代艺术精萃;于2013年开始「收藏家当代艺术藏品展」,展出亚洲收藏家的珍品。
艺术家大本营 (外观)
第四个十年 艺术遍地开花 (2007-2016)
第四个十年里,中心突破空间的框框,将活动范围扩展到中心以外。 2009年开始「街头音乐系列」将独立音乐推展到街上;在2016年ifva在香港海傍举行了首个媒体艺术嘉年华。艺术中心亦涉足电影制作,制作了《大蓝湖》(2011)及《河上变村》(2014)。此外开展交流计划,如与比利时合办跨文化、跨媒体节目《香港味道》;积极参与国际艺术活动,包括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日本「濑户内国际艺术祭」等等。在本地,2012年设立艺术家大本营,为海外艺术工作者提供住宿。 2013年开始营运动漫基地,推动香港动漫业的长远发展。而在2009年推出首届年度旗舰展览,展示亚洲当代艺术精萃;于2013年开始「收藏家当代艺术藏品展」,展出亚洲收藏家的珍品。
艺术家大本营 (内部)
第四个十年 艺术遍地开花 (2007-2016)
第四个十年里,中心突破空间的框框,将活动范围扩展到中心以外。 2009年开始「街头音乐系列」将独立音乐推展到街上;在2016年ifva在香港海傍举行了首个媒体艺术嘉年华。艺术中心亦涉足电影制作,制作了《大蓝湖》(2011)及《河上变村》(2014)。此外开展交流计划,如与比利时合办跨文化、跨媒体节目《香港味道》;积极参与国际艺术活动,包括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日本「濑户内国际艺术祭」等等。在本地,2012年设立艺术家大本营,为海外艺术工作者提供住宿。 2013年开始营运动漫基地,推动香港动漫业的长远发展。而在2009年推出首届年度旗舰展览,展示亚洲当代艺术精萃;于2013年开始「收藏家当代艺术藏品展」,展出亚洲收藏家的珍品。
第四届Collectors’ Contemporary Collaborations
第四个十年 艺术遍地开花 (2007-2016)
第四个十年里,中心突破空间的框框,将活动范围扩展到中心以外。 2009年开始「街头音乐系列」将独立音乐推展到街上;在2016年ifva在香港海傍举行了首个媒体艺术嘉年华。艺术中心亦涉足电影制作,制作了《大蓝湖》(2011)及《河上变村》(2014)。此外开展交流计划,如与比利时合办跨文化、跨媒体节目《香港味道》;积极参与国际艺术活动,包括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日本「濑户内国际艺术祭」等等。在本地,2012年设立艺术家大本营,为海外艺术工作者提供住宿。 2013年开始营运动漫基地,推动香港动漫业的长远发展。而在2009年推出首届年度旗舰展览,展示亚洲当代艺术精萃;于2013年开始「收藏家当代艺术藏品展」,展出亚洲收藏家的珍品。
第四届Collectors’ Contemporary Collaborations:Hi, Konnichiwa (Hello)! Pochi (left) and Hi, Konnichiwa (Hello)! Yayoi-chan 草间弥生作品
第四个十年 艺术遍地开花 (2007-2016)
第四个十年里,中心突破空间的框框,将活动范围扩展到中心以外。 2009年开始「街头音乐系列」将独立音乐推展到街上;在2016年ifva在香港海傍举行了首个媒体艺术嘉年华。艺术中心亦涉足电影制作,制作了《大蓝湖》(2011)及《河上变村》(2014)。此外开展交流计划,如与比利时合办跨文化、跨媒体节目《香港味道》;积极参与国际艺术活动,包括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日本「濑户内国际艺术祭」等等。在本地,2012年设立艺术家大本营,为海外艺术工作者提供住宿。 2013年开始营运动漫基地,推动香港动漫业的长远发展。而在2009年推出首届年度旗舰展览,展示亚洲当代艺术精萃;于2013年开始「收藏家当代艺术藏品展」,展出亚洲收藏家的珍品。
香港艺术中心地址:湾仔港湾道2号
香港艺术学院地址: 柴湾道238号青年广场8楼819室
网站资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