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
网站介绍
一、学校概况
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始建于1974年,1996年晋升为江苏省重点中学,2001年挂牌命名为东南大学附属中学。2004年在常州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高中部选址新建,新校区位于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核心地域,2005年创建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2011年成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实验学校。2012年高中部成为独立法人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317亩,建筑总面积为110204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31.8平方米。目前,在校学生3465人,共设有70个常规班级,其中高一年级23个班、高二年级24个班、高三年级23个班,平均班额49.5人,教职员工284人,其中高级教师91人,研究生学历81人,市级五级梯队教师76人。
学校秉承“人心齐、力无比、泰山移”的创业精神,注重内涵建设,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办学理念,践行“真诚朴实、自强不息”校训,以“公民素养、精英品质”为育人目标,培养出了世界病毒专家史佩勇、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首席研究员陈志强等一批杰出人才。
学校办学业绩显著,学生学业成绩稳居省市前茅。近3年,学业水平测试一次性合格率均在99.8%以上。高考教学质量优异,近三年本科达线率均位列全省前茅,毕业生升入本科院校的比例全省领先。2021年高考文化类考生本一达线率达88%。理科最高分643分(位列全省537名),文科最高分618分(位列全省386名),艺术2名学生位列全省前50名,600分以上43人。2022年高考我校特殊招生线的达线率(本一达线)继续保持高位,理科最高分651分(全省排610名)、文科最高分609分(全省排448名),文理科全省前500名2人,前1000名5人,600分以上70余人。学校美术高考均分262分,高居常州大市第一,美术考生最终录取985大学5人,双一流大学14人。
学校在49年的发展过程中,凝练办学思想,形成办学特质,是一所“设施一流、管理科学、质量上乘、特色鲜明、社会信赖”的城市寄宿制高中。科技教育、体艺教育、环境教育、思政教育、心理教育等特色课程正成为办学的名片,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环境教育示范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等荣誉。
二、现状分析
(一)教育新要求
党的二十大对教育提出了“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把教育、科技和人才一并部署,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突出了教育是民生更是国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关乎人民生活幸福,更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协同发力、整体联动,才能全面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育高质量发展既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重要基础和持久动力。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对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建设教育强国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对我国教育发展新阶段的时代要求,是促进我国教育水平整体迈上新台阶的现实需要。
北郊高级中学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高水平特色高中,是在具体践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宗旨。
(二)时代新发展
当前课程改革正在促使课程从原有的学科本位走向学科融合,创设大情境、构建大单元、设计大任务、凝练学科大概念,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全面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正在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教育方式。学校教育必须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向教育领域的转移,全面赋能学校教育,推动教育形态的深刻变革。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普及,人类进入了人人可学、处处可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化时代,出现了“非学校化”教育趋势,家庭教育的地位更加凸显,家校合作、家校互动更加重要。
北郊高中顺应时代变化,从单一分数竞争的思路中解脱出来,结合自身的办学基础、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教育理想,反思并重构办学定位,转变育人方式,开展科技特色教育。
(三)学校新阶段
学校主动适应新时代育人要求和新课程改革需求,圆满完成第四轮主动发展规划任务,并顺利开启学校第五轮主动发展规划,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提出“三次创业”的新目标。
学校赓续“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进一步开拓育人思路,明晰育人指向,丰富育人途径,提出以“科技教育”为办学特色寻发展、谋突破、提品质、增内涵,育人效果显著提升。
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公民素养、精英品质”,与时代发展、国家需求相匹配的有志青年,不断丰富育人目标的内涵,将培养新一代有基础科学素养、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数字公民这一时代诉求纳入“公民素养”的内涵之中,将创新意识、批判精神、科学观念与应用、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探究与交流、科学责任与态度等优秀品质写进“精英品质”的培养要求。
第二部分 已有基础与发展经验
一、办学思想不断丰富
北郊高中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办学理念,践行“真诚朴实、自强不息”校训,大力培养具有“公民素养、精英品质”的新时代学子。建校以来,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为主线,引导并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为师生自主发展创造和谐的环境。
2004年搬迁至新北校区后,在 “人心齐、力无比、泰山移”的创业精神影响下,进行了五轮主动发展规划。随着每一轮的主动发展规划,办学思想不断丰富、办学理念在传承中有创新。2004-2007年学校在第一轮主动发展规划中提出了诚信教育、责任教育,重视在学生日常行为中培养责任意识。2008-2011年学校在第二轮主动发展规划中提出了以“博雅”为核心的“大志、大度、大雅”的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学生志向、文化、道德的培养。2012-2020年在第三轮、第四轮主动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更富内涵、更具特色的“公民素养、精英品质”育人目标,强调对学生素养和个人品质、品格的培养。2020年至今,学校积极响应新时代育人诉求,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公民素养、精英品质”,与时代发展、国家需求相匹配的有志青年,不断丰富育人目标的内涵,将培养新一代有基础科学素养、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数字公民的时代诉求纳入“公民素养”的内涵之中,将创新的意识,批判的精神,科学观念与应用、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探究与交流、科学责任与态度等优秀品质写进“精英品质”的培养要求。
二、办学特色逐渐鲜明
学校首轮主动发展规划中对新北区区位优势做了细致的剖析,对学校科技育人的目标要求有明确表达。新北区有独特的文化群落:一是沿江的传统文化群落,如孟河医学、小河竹刻文化 ;二是以北移的常州市行政中心、中华恐龙园为代表的新都市文化群落;三是以小松、常电、华源等企业为代表的现代工业文化群落;四是以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常工院为代表的大学文化群落。北郊中学高中部与这些文化群落相邻,主动从这些文化群落中汲取营养,从而形成多元的、开放的、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校园文化。首轮主动发展规划中明确办学特色目标为:学校着眼城市寄宿制高中和城市初中衔接协调和谐发展,以培养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基础和能力并重,科技与人文并举,并重点突出德美渗透、心理素质培养特色为学校办学目标。首轮规划已经明确提出“科技与人文并举”的特色办学目标,北郊高中在传承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目标要求。
学校第二轮主动发展规划中明确肯定了科技创新取得的成绩,再次强调要将科技创新作为学校办学特色,并梳理了首轮规划实施以来,学校在科技教育方面取得的特色成果。经过三十多年的汇聚和积淀,学校的办学特色得到彰显。艺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市乃至省内有一定的知名度。科技创新,渐成气候。学校作为东南大学附属中学,大力倡导科技创新,每年由东大等著名高校派教授博导来校讲学。学校的探究实验室已成为培养学生探索研究精神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机器人工作室,2007年10月出征韩国参加亚洲选拔赛夺得金牌,曾赴美国参加世界比赛。第二轮主动发展规划中明确办学特色目标为:学校着眼于城市寄宿制高中和城市初中衔接协调和谐发展,知识和技能并重,科技与人文并举,并进一步打造“德美渗透、科技创新、体育文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办学特色。首次将“科技创新”与德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作为学校办学特色的要求,为科技教育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该轮规划报告首次总结学校科技教育特色。在首轮规划实施中,学校先后成立了探究实验室、机器人工作室等,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科技特色日益形成。
学校第三轮主动发展规划中对构建课程体系和形成课程结构提出明确要求,科技教育正式作为北郊特色课程来发展。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活动课程个性化,将课内学习与课外探究、统一要求与特色发展、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紧密结合,从而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并最终实现学校育人目标、形成北郊育人特色。实现学校课程的多级别化、多模块化、多层次化,丰富和发展“人生类、科学类和艺术类”三大主题的校本课程体系。
2016年以来,第四轮主动发展以“悉心建构‘发现—发展’共识主动体现代学校课程系统”为主题,指向学校育人追求,以“互联网+”、智慧教育等为抓手,整合学校人力、信息、环境、人文、科技等资源,展现出现代学校崭新风貌。学校以“品牌建设”为抓手,以“高位、均衡、协调”为战略目标,确立新观念,抢抓新机遇,树立新目标,展示新形象,谋求新突破,不断强化学校管理,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切实提升教学质量,提高了竞争力和影响力,促进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2020年开启第五轮主动发展规划,在未来五年以当今现代学校普遍的探索成果为起点,学校已有的优势教育品质为架构,着力于教师专业发展和课程教学实施,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建设高品质特色示范高中,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科技教育作为学校高品质特色高中建设的重要抓手,承载着学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北郊高中回应时代命题和国家教育发展诉求的重中之重。
正是在一代又一代北郊人主动谋发展的接续奋斗中,北郊的科技教育办学特色愈加鲜明。
三、科技教育进阶发展
2004年至今,北郊高中科技教育共经历“起步”、“探索”、“创新”三阶段。
2005年—2010年,是学校科技教育发展的第一阶段:起步阶段,该阶段的重点在于通过让学生参加机器人大赛、青少年创新大赛等各类科创竞赛强化科技教育的普及。
2011年—2018年,是学校科技教育的发展第二阶段:探索阶段,该阶段的重点在于根据学生身心特点,融合开展多种有效的科技活动,如科技社团、科技节等,提升科技教育的实效性。
2019年迄今,是学校科技教育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创新阶段,该阶段的重点在于科技课程建设,通过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落实在国家课程实施中。
当前,学校科技特色初具影响力。学校2012年成为常州市电子技师俱乐部,近五年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2019年)、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四星级先进集体(2020年)、江苏省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团体一等奖(2020年)、江苏省青少年十佳科技创新学校(2021年)、常州市青少年科学教育摇篮奖(2020、2022市长奖)、常州市科普教育基地(2022年)、常州市科技创新综合实践示范学校(2022年)、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2022年)等全国性荣誉称号1项,省级荣誉称号6项,市级荣誉称号5项。学校2021年承办了首届江苏省青少年科学节常州专场活动等,学校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整体实力获得省内外广泛认可。
四、课堂变革提升认知
科技手段助推学校课堂教学变革,课堂教学变革加深对科技教育的深层次理解。
2011年,学校与华师大合作,以发现为基础,打造“3D课堂”,打造“发现 (Discover)—领悟(Digest)—发展(Develop )”课堂教学模式,运用科学思维建构课堂教学模式;2017年,学校实施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构建OTO思维下的高中智慧课堂行动研究》,以技术手段与课程基地为依托,开展“智慧课堂”研究,构建本土智慧课堂3.0版,构建了一个集“技术入手、环境支撑、文化熏陶”于一体的智慧课堂场域;2019年,实践“教学追问”,着眼“问题解决”思路,以“教学追问”为支点,创设思维情境,示范思维路径,引导思维方法,提升思维品质,描绘了一个集“3D理念、智慧课堂、教学追问”于一体的“学思课堂”教育教学新样态。2018年,建成省级“创想·智造”课程基地,大力推动智慧管理、智慧教学和智慧服务,建立了信息化管理体系,搭建了集资源、教学和评价于一体的网络教学平台。2022年,重点建设省内一流的创客空间教室。
学校课堂教学的变革为深刻理解科技教育奠定了基础,我们认为高中科技教育的目的,应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个性发展的需要,在学科知识、关键能力、必备品格等方面,提高学生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科学素养,培育科学理性,促进人的科学化。
五、高校资源助力创新
学校2001年挂牌命名为东南大学附属中学。学校内引外联,加强与东南大学的合作,依托东大的智力和资源,探索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机制,从2014年起,学校面向市区应届初三优秀学生,自主命题、自主选拔组成“东大实验班”,多渠道、全方位拓宽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理性精神、治学方法和人生态度,促使学生成长为富有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卓越沟通能力的人才。依托东大资源,学校开展了“走进东南大学,了解学科专业”的体验学习之旅;每年暑期“东大实验班”进入东南大学进行为期两周的夏令营活动;邀请东南大学任祖平教授担任校外科创辅导专家等。
学校还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一流高校开展协同育人,双方各施所长,推动北郊科技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联合高校,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开发引进特色课程和活动项目,如无人机项目课程、军事模型和航空模型制作课程、单片机程序设计与应用、激光切割等。
学校每年为高校输送大量优质生源,成为东南大学、吉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名校优秀生源基地,成为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并与这些高校结成深度互信、深化合作的人才培养共同体。2017年以来,学校加强科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整合优化内外部优势资源,引入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一流高校开展协同育人,双方各施所长,推动北郊科技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为选拔培养高素质科技后备人才做好有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高校在前沿理论、学术研究、技术创新等方面所具备的资源优势,对于高中教育具有“导航”的作用,学校加强与东南大学等优质高校的联系,有助于拓宽视野、解放思想,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六、“北辰”成为文化标识
学校结合建校历程、地理位置和育人追求,统整物质、精神、制度三方面的文化追求,结合学生品格培育、教师形象设计、课程体系建设等,统整北辰学习指导中心、北星剧场、北辰话剧社、北极星义工服务队等命名传统,选取“北辰”作为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以及学校其他活动的标识(Logo),并赋予内涵。
1.北辰方向:立德树人
《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以“北辰”为喻,指出以德治理国家,就会像北极星一样,处在自己的位置上,众多星星环绕着它。学校以“北辰”命名教师团队建设,体现了“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
2.北辰地域:刻度意义
1974年,北郊中学建于城北万福桥;2004年,高中迁移至新北龙虎塘。北郊高中北建、北迁既是时代使命,也是北郊人“人心齐、泰山移、力无比”创业精神的体现。北极星是最靠近北天极的亮星,新北区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常州新时期发展的高地,北郊高中也将迎接新的发展高度。
3.北辰追求:众星拱北
作为常州市招生规模最大的学校,我们有责任也有信心让北郊高中的发展如北极星一样亮得最早、亮得更明,产生更好的辐射效应。
学校将以“北辰”为高度,提升学科教学质量,落实“双减”,以学识服人。
学校将以“北辰”为温度,星光明亮、矢志不移,引导老师成为有理想、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工作者。
学校将以“北辰”为向度,认准方向、锐意革新,成为常州市基础教育改革的引领者。
七、区位优势浸润教育
学校所处的常州新北区是在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础上设立而成的,位于常州城北,北枕长江,南靠沪宁铁路,拥有常州境内的整个长江岸线。建区30年来,大力弘扬“创新、开放、大气、包容”的高新区精神,始终坚持“常高常新、更高更新”的工作追求,初步形成了智慧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及医疗器械,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两特三新一智能”产业集群。
区政府始终关心北郊高中的办学情况,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依托区位优势,享受区位资源,学校科技教育得以乘着大环境的东风,一路向前。
八、教师发展“优中有专”
学校不断发展与完善教师发展机制,突出教师科技素养的综合培育,做到培养一批优秀教师,推出一批专长教师。通过多主体交流合作,构建协同育人生态;拓宽“五阶教师”的发展路径,通研训联动、项目共建、荣誉激励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品质;通过“一营三室”阶梯培养,深化“R-H-Q”教师发展奖助机制,设计教师专业发展荣誉路线图,激发团队教师发展的活力;通过“校本-市级-省级”三级课题研究,省市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等,促进教师骨干的快速成长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一日两册三审”的教研机制,营造科研氛围,做好课题管理推进等工作,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科研成果评比,鼓励教师撰写论文和出版论著作品集,提升教师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研究的“三专”能力;通过打破学科壁垒、学校壁垒、领域壁垒,联合全学科、兄弟学校、知名高校、知名企业等,成立普通高中科技特色发展研究协作体;学校高度重视科技队伍建设,“蔡国科创名师工作室”、“董强无人机工作室”等合作共同体重示范辐射、专业引领、成长探索和教育研究,实现“名师引领、团队合作、共同提高、资源共享、均衡互补”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经过多年积淀,学校已经形成以蔡国、董强等名师为核心的优秀科技教育专职教师团队,团队内的老师各有所长,凝心聚力,共同为学校的科技教育贡献智慧,发光发热。
我校房宏书记现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021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2年被聘为常州市天宁区教育系统“STEP”进阶式师资队伍“333”培养工程干部成长营导师。
金交通老师,先后加入市、省和教育部名师领航工作室以及崔允漷博导工作站学习,2018年获“常州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称号,2022年获“常州市中小学特级教师后备人才”称号,2016年至今被聘为常州市高中生物学科中心组成员、常州市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研究小组组长、常州市生物学会理事,多次参与常州市大型模考生物试题的命制工作。
刘青老师,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英语教研组组长。曾获省评优课一等奖,省教学设计一等奖,省教材实验先进个人称号,担任常州市名师导教活动导师,常州市优秀教师城乡牵手活动导师。
王俊老师,2018年获“常州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称号,2020年成为“常州市中小学教育王俊名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2021年被评为常州市特级班主任,被评为常州市首批学科领军教师,成为常州市第二批城乡牵手指导教师结对武进湟里高级中学;在基本功、评优课等方面获市区一等奖5次,主持、参与4项省市级课题;先后14次市级学科、德育讲座,多次参与市级以上学科和德育命题工作。
季正华老师,硕士研究生,中学高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曾获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高中物理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江苏省高中物理优秀课评比一等奖,常州市托利多教师奖,常州市技术能手称号,常州市华英教师奖等。十多年来,潜心教学,形成“激情、严谨、踏实”的教学风格,多年担任高三备课组长,现任校课程发展处副主任,高二年级部主任;坚持科研助教,撰写十余篇论文省级发表或获奖,多次参与市级命题,现任常州市高中物理兼职教研员。
秦晶晶老师,2017年被评为学科带头人,曾获政治评优课常州大市一等奖、省二等奖;《基于核心素养的整体教学研究》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22年完成“优秀教师城乡牵手”项目、“名师导教”项目。
陈浩老师,常州市学科带头人,并被聘为市教科院高中语文兼职教研员、学科中心组成员,积极参与省市级教研活动,多次开设面向全市高中语文教师的学术讲座和示范课。近两年担任常州市教育局名师导教活动的导师,为薄弱学校教师发展和教研组建设提供指导,工作业绩显著。
付新星老师,常州市学科带头人,常州市体育学科中心组成员,江苏省体育教学能手,江苏省优秀教练员,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获得者。曾获得江苏省第五届中学体育教师教学能手比赛一等奖,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江苏省选拔赛一等奖,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第二届体育教师技能比赛一等奖;参与编写江苏省《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探微》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设计探究》两套体育教师备课用书;多次担任省、市各级各类评选、比赛评委。
陈淑彦老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常州市学科带头人,常州市首届学科领军教师,常州市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心组成员,常州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研究小组副组长,常州市林厚从名教师工作室成员,常州市优秀科技辅导教师,全国高中信息技术评优课一等奖,江苏省高中信息技术评优课一等奖,常州市高中信息技术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近五年主持、参与六项省市级课题研究,撰写十余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开设市级以上公开课及讲座十一次,积极指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创佳绩。
蔡国老师,北郊高中信息技术教研组长,北郊科技创新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北郊创客工作室负责人,江苏省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江苏省首批认证中级科技辅导员、江苏省首批网络名师工作室核心教师、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常州市骨干教师、常州市教育局“名师导教”导师;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和市十三五课题,作为核心成员参与教育部课题和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坚守科技创新教育十五年,致力于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领衔的创客工作室被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评为2022年度全国最具特色工作室。
董强老师,北郊高中通用技术老师,全国ASFC无人机执照考官,国家航空模型二级裁判,江苏省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航模),常州市航空航海车辆模型协会宣传部部长,物理、通用技术教师,精通航模、无人机、摄影、电脑组装、军事历史,B站科技区知名UP主“北郊强哥”,被同学们称为“百科全书式”的科技名师。
印清老师,北郊高中信息老师,常州市骨干教师,曾获常州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比赛市区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信息学奥赛联赛并获全国一等奖4人、二等奖4人、省奖若干,参加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若干。
徐星老师,北郊高中信息老师,曾获常州市信息技术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第九批中小学教坛新秀, “校优秀青年教师”、“优秀科技辅导老师”、“优秀指导老师”等荣誉。主持开发《创意编程之Python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等校本课程。
顾佳妮老师,北郊高中信息老师,常州市优秀科技辅导教师,主持开发《摄影》、《激光切割》等课程,指导多名学生在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江苏省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等省级以上科技竞赛中获奖。
九、科技教育扩大影响
学校近年来在科创方面始终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世界机器人大赛、全国模拟飞行精英赛、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研究性学习等20余项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科技竞赛,在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学校获奖人数呈现井喷式发展。学校目前在科创方面获省级及以上荣誉已超过500多人次,国家级竞赛获奖55人次,省级竞赛获奖270人次,市级竞赛132人次。自2019年起,学校科技教育蓬勃发展,年均获奖人数近百余人次。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学校通过组建科创工作室、开展省“十四五”规划课题、承办科技教育活动等方式发挥辐射影响作用。
北郊学生科学素质在各类赛事和活动中得到了充分提升,涌现出一批科学素养突出的优秀学子。2019年起连续4年共9位学生入围科创后备人才培养计划,2020年起连续3年有学生获评常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毕业生万浩川代表上海科技大学荣获2019年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一等奖。毕业生代表何昊所在团队获2022年第38届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特等奖。除了获奖学生,北郊学子在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的熏陶之中,不断获得科学知识的积淀,保持对科学探索的好奇,培养科学思维习惯,提升自身科学素养,可以说,北郊学子在学校科技教育的大潮中普遍获益。
2019年至今,参与科技竞赛数量不断取得突破,学生获奖人数呈现井喷式发展,在科技方面获省级及以上荣誉已超过500多人次,国家级竞赛获奖55人次,省级竞赛获奖270人次。2011年和2013年获评常州市科普教育基地和江苏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荣誉称号。2017年以来,学校加强科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整合优化内外部优势资源,引入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一流高校开展协同育人,双方各施所长,推动北郊科技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为选拔培养高素质科技后备人才做好有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江一阳、邢笑语、丁朝、李裕、林宗熠等一批优秀科技毕业生通过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录取进入南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深造。金天啓进入清华力学专业硕博连读,许一航进入东南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硕博连读。2017届毕业生万浩川代表上海科技大学荣获2019年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一等奖。2020届毕业生何昊所在团队获2022年第38届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特等奖。
学校常年开设《智能温室作物栽培与维护》、《Fab lab实验室木工艺创客》、《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北郊Arduino小创客》、《无人机与模拟飞行》、《VEX机器人竞赛》、《编程能力提升》、《无人机组装与调试》、《微软模拟飞行》、《DCS空战模拟》等科技课程,并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设计、制作、创意。依据课程开发了大量可视化的课程资源。目前在Bilibili网专门开辟了“创想·智造”课程基地相关视频资源分享,共分6大系列81集,校内外学生可以自由点击学习,目前所有视频的总点击量超过100万次,发挥了较强的对外辐射引领作用。
学校通过基于科技教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带动整体师生的良好发展,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为高校输送了大批优秀学子。我校将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总结,梳理形成具有科技教育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方案,不断为科技教育发展创造更优质的环境和条件,同时,让科教教育这一办学特色反哺学校各项事业的推进。学校科技教育的办学特色所取得的成果与学校实际样态和质态高度契合。
第三部分 建设目标与建设举措
一、建设目标
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技术理性虽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各个层面,但人文关怀式微,由此衍生大众放弃思考、躲避崇高等社会问题。因此,从人类文化实践的整体性视野出发,达成科学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互相支撑、共谋发展,共建人们的精神家园应是教育应有之义。
正是基于以上理解,我校提出“基于人文关怀的科技教育”。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和办学积淀,我校提出以科技教育为办学特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办学品质;以学科融合、互动体验、创意物化、解决实际问题为引领,为学生们打造了多个体验平台;以教育理念更新、课程多样化选择、师资队伍发展、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完成学校现代化治理为主要任务,面向未来、面向全体学生,立德树人,实现建设高品质科技特色高中目标。
1.形成校本化的科技育人理念。在未来三年的建设中,学校将通过对科技教育价值的挖掘,形成彰显北郊特色的科技育人理念,有能力为不同学生提供差别化教育服务。
2.实施体系化的科技教育课程。通过对“北辰”科技教育课程的创新与重构,形成具有北郊特色的科技教育课程群。
3.探索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三年的建设,学校能够立足学生的基础素养的培育,满足有科技兴趣的学生进一步发展,支持少数学生在科技素养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培育一批具有家国情怀、科学素养高的学生,为他们的长远发展奠基。
4.成为特色化的科技教育高地。通过科技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教学研究,凝练出效果好、能推广的课堂教学范式。学校能在科技教育领域上体现出比同类学校更高的教育水平和育人质量,在培养科技素养的课程、资源、手段上较其他同类高中更丰富、更高效,学校相关教师在科技领域教学教研上建立区域高度和影响力,学生在科技素养相关领域上展现出较其他学校学生的优势。
5.创建精品化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对校园科技文化的升级,让北郊成为一所科技与人文交互、社会与自然交汇、传承与创新交融的高品质特色高中。
二、建设举措
(一)建设任务一:立德树人守初心,挖掘科技育人价值
用好党政优势、制度优势、思想引领优势和组织优势,基于统驭、协同与互补视域构建学校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机制。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通过科技教育价值发现,让更多学生树立“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和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的个人发展意愿;开展多样化、融合式思政教育,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入实施“仁·责”品格提升工程,完善德育课程体系,并取得创造性经验和成效;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五育并举”和“三全育人”相结合。
推进举措:
1.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凸显科技育人内在价值
借助省市专家的力量,由校学术委员会指导,成立“北辰”科技教育思政教学中心,组织老师从认识、挖掘、运用、融入四方面着手,将思政元素融入学科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探究实践,面向全体学生将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责任的培养融入到日常教学,进行“主题-融合式”和“活动-融合式”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科技兴国的重要性,意识到科技与人文融合的必要性,树立“科技报国”大志。
2.优化品格提升工程,达成科技育人价值追求
学校立足“科技教育”,整合学校德育传统课程,以“仁·责”品格提升为核心,以“北辰”新青年群像刻画为重点,围绕具体育德主题,重新架构、整合设计校园科技节、科技社团、科技研学、科技志愿、科创比赛等,引导学生通过接触社会、开展科学探究,丰富情感体验,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学会质疑批判和理性思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厚植家国情怀。
3.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发挥科技教育育人效应
学校以党团品牌建设为抓手,健全科技育人组织体系,构建“科技育人共同体”;充分利用区域科创资源,通过与企业、社会机构合作,探索开设校社融合创新课程、创设高品质研习场所等;发挥校友资源,建立“北辰新青年”社区空间汇聚各类资源,为科技特长学生提供咨询论证、互动交流以及其他相关支持;充分链接热心家庭资源,开展“科技点亮未来”——家校共育论坛等活动,形成共识、共商、共建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实现融合育人。
4.形成立体支撑保障,党建引领科技教育方向
构建新时代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学校发展优势,从严落实党员教职工党性学习制度,落实“三会一课”并保障“第一议题”学习实效;将党建“三级”联述联评和“三全育人”德育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党员教职工年度绩效重要依据;形成“课堂内外相互补充、主辅渠道互相促进、理论实践相互印证”的党性教育体系。
搭建“党建+立德树人”融合网络平台,重视思政类学生社团建设如“中国科学家故事”“科学话剧社”等;传承红色教育学习经验,如“常州三杰故事会”;开展革命史迹研学活动如“北辰青年酒泉航天行”。以党建促团建,以团建筑品格,从而突出学生品行的养成教育。
(二)建设任务二:丰富科技教育内涵,学校文化有特质
学校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办学理念基础上提出将人文与科技教育内涵相融合的目标,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即具备理想信念、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和文化自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潜藏在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背后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学校通过教育、教学、生活、管理等活动,使学生具有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诚朴为人的治学精神、笃责致仁的人文品格,践行“真诚朴实、自强不息”校训;进一步建设完善“创想·智造”省课程基地,建设多元多样沉浸式的科技文化育人场域;加强科技教育制度文化建设,彰显北郊科技特色的文化内蕴。
推进举措:
1.借助文化探索体验,探索文化认同教育有效路径
文化认同教育是回答“我们是谁”,铸牢学校师生共同体意识、校本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学校立足“科技教育”,结合学校历史传承、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和未来社会对人的发展需求,寻找契合点,通过分段、分层设计并开展“认同”、“印刻”、“延伸”三类文化探索体验活动,探索文化认同教育有效路径,设计如校园地图电子绘制、校园公益微视频评选、“科创+校园文化”、“未来学校-创意无限”等活动课程,
2.建设完善育人环境,提升校园科技育人文化氛围
学校将在原来“环境教育”、“创想·智造”省课程基地基础上,围绕科技与自然、科技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理念,构建融自然、社会、科学、人文为一体的校园育人环境。
仁爱十景。以学校“仁爱”大道为主干,以石、廊、场、室、楼、馆、厅、林、田为支干,将原来散落的景观建筑,主线贯穿,形成联系;对相关景观建筑,予以改建、增建,作为各类仪式教育、主题活动的活动场所。
科技草木。以学科融合视角,开展跨学科活动,以校园草、木、花、鸟、石等为表达对象,进行文本化解读、谱系化建档、信息化展示,师生设计“北郊草本”二维码,扫码可读、可视;建设“智慧药田”、升级“智能温室”,让校园一草一木都成为知识源,增进学科理解,实现跨学科表达,丰富科技育人的手段。
科技空间。以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建设目标,加强科技教育的物质文化建设,如“科普知识墙”、“科学家长廊”、“校园科技之星大道”等;建设科技与人文互动平台,如“人工智能实验室”、“光电大风车”、“校园气象站”,设立“我是朗读者”阅读亭等,营造新情境真场景, 让科技教育可观、可动,展示知识、展现思维、展演才艺,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3.形成完整制度体系,推动制度与文化自洽融合
在“和谐发展”的理念下,学校注重科学化和人文化的统一,在兼顾规范性和人本性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科技教育管理、实施、评价、保障等制度的制定和完善,让制度与文化相融,形成北郊特色的制度文化,成为广大师生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实施科技教育“五星评价”,包括增值、行动、过程、表现、激励五种评价。利用各种评价手段,创新评价方式,落实科技特色教育的结果导向,进一步丰富“北辰新青年”形象特质。
优化“郑钢奖”优秀教师评选制度,不断发掘优秀教师闪光点,帮助重塑自身角色未来,与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相对接,增强自身的专业素,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作为“培养人才的人才”的主体角色。
(三)建设任务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有成效
以立德树人根本遵循,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基本点,以学生在知识学习、未来生活中的自由选择能力和自我实现水平, 将学生个体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基本教育目标,通过“师德师风月建设”、“北辰好先生”等主题教育活动,全面建设教师队伍。
突破校内边界,以专职和兼聘等多种方式,充实多元的师资力量,力邀校外知名高新企业行业人士、高校专家教授共同参与学生指导,提高校外其他科研机构、高校、以 及企业等外部专家学者所占师资的比重,加强校外专家对学生的紧密指导,联动合作开展学生培养工作,为学生营造一个天然的学科交叉、科教融合培养环境;成立有高年级学生、行政老师、专业科技老师在内的顾问团队,共同为学生的学习、项目探究、生活等提供全方位的联动指导;积极邀请专家教授、知名教师开展短期课程、学术沙龙活动、前沿讲座、学术报告等活动,形成大师领航、全程高配的师资队伍。
结合常州市“四有好教师”项目建设,确立“一营三室”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帮助教师确立个人目标和方向,促进专业发展;通过名师工作室和学习社区等吸引志趣相同的优秀学科教师加入,打造一支具有学科背景宽泛、研究意识强烈、合作能力优秀、教学效果突出的跨学科科技教育团队,并涌现一批省市范围影响较大的科技名师;形成科学的科技教育校本科研体系,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跨学科学习”为主题,丰富教师跨学科学习和教学经验,推动学校教科研生态重构和迭代。
推进举措:
1.构建贯通发展机制,师德师能双向提升
设计并实施从入职教师到成熟教师的“一营三室”全程培养举措,制定“阶段性、递进式”的发展策略,开展“五大系列”(人文关怀、岗位练兵、校际交流、北辰夜话、教育科研)活动,倡导教师终身学习与个性发展,倡导教师敢于创新与合作发展;依托地区高校和高科技企业等深度开发优势资源,帮助教师冲破陈旧知识藩篱,更新育人理念提升育人水平;合理设置科技教师专项考核奖励制度,深化“R-H-Q”教师发展奖助机制,设计教师专业发展荣誉路线图,激发团队教师发展的活力。
2.采用多样培育方式,加强学术团队建设
组织教师以学术共同体形式如学习社区、项目工作坊、名师工作室等加强专业知识储备和增强学科敏感性,将具有引领性或开创性特征的学科前沿理念引入教学视野,丰富课程内容;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教育竞赛、培训、论坛、观摩活动等拓宽科学视野,增强组织能力,将参与性广、融合性好、时代性强的科学活动引入教学,丰富课程形式;组织教师通过区域联合、资源互补、经验共享、成果展示等,将科技教育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让学科教学更有学科味,富有科学味。
3.萃取课题研究成果,目标结果导向并重
结合当前《基于科技教育培养学术高中拔尖创新人才的实践研究》(江苏省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的阶段研究成果,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材料、经验总结,进一步提升对科技教育的理解,为课堂教学变革服务。通过“一日两册三审”的教研机制,围绕学校现状、课程体系、跨学科教学方式、资源服务体系、评价机制等五大方面开展研究,过程中有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有专著出版,最终研究实践成果争取成功申报省教学成果奖。
(四)建设任务四:构建科技课程体系,人文关怀显特色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既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也是学校建设科技特色高中的方向引领。
学校将办学特色定位为“基于人文关怀的科技教育”,旨在立德树人、格物修身,厚实人文底蕴、提升科技素养,实现求是、求知、求善的价值追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体来说是在四个方面:一是培养德才兼备、体魄健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跨学科能力,促进跨界融合。四是培养学生既要树立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又要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
学校从育人目标与学生成长需求的结合上着眼,分别立足学科视角与领域视角,联系经验世界与生活世界,提出构建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北辰”科技特色课程。
该体系从核心素养培养出发突出科技与科学、人文、艺术、自然的融合,建设科技与“自然”、“人文”、“社会”、“艺术”融合课程,重点打造满足基础需求、兴趣发展和特长培养的“科技+”课程群;采用“与基础普惠课程有机结合、与个性拓展课程广泛整合、与拔尖研究课程深度融合,与社团活动有机统合”的基本策略,让学生在“学”“做”“研”的过程中检验课程目标的落实;开展主题式、项目化跨学科教学,积极探索“一中心、两类型、三面向、四维度、五环节”课程创生思路,探索“学·思”课堂教学新样态;充分发挥“北辰新青年”生涯指导中心指导功能,借助数字信息为学生赋能,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推进举措:
1.“融合”课程思想作先导,显课程前瞻性
学校科技课程形成特色,需要进一步丰富课程的价值追求,结合办学理念,学校提出科技教育与科学、人文、艺术、自然等融合作为课程思想,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同时,注重学生的精神世界成长,注重科技课程的育人价值和教化功能,成为联结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渡桥。
2.“科技+”课程图谱优结构,增课程领导力
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是学校第五轮主动发展焦点,学校提出在现有科技教育“334”课程架构基础上,从学科融合和领域融合视角出发重构整合,联结学科设计跨学科课程,绘制完整的“科技+”课程图谱,形成基础普惠型、个人拓展性、拔尖研究型三层级课程,打造“科技+社会”、“科技+人文”“科技+艺术”“科技+自然”四类融合特色课程群,创新开发“科技发展史”“科学家精神”“科学与审美”等课程,打磨“创想设计”“智能智造”等精品课程,紧紧围绕“融合、和谐、发展、辩证、素养、细节、精艺、科创、精神、态度、思维、关怀”十二个课程培育的要素,培育特色且有领导力的“科技+”课程。
3.“学·思”课堂教学促变革,提课程执行力
课程的落地关键是课堂教学,学校结合全校统领课题《指向高中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追问研究》,立足生本,深入开展基于项目的跨学科教学研究。教师以“学·思”课堂教学实施的六个基本环节(自学生疑、合作研习、师生对话、迁移达用、反馈评价、巩固辅导)为基础,使学生经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的过程,探索具有体现人文关怀的“北辰”科技教育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不断将自己的认知与思维融入学习过程,在实践中批判性地构建新认知,展开“深度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学校每年组织1-2市级以上教学活动展示,提炼实践经验形成具有一定的可复制性教学范式。
4.“数字化”评价破五唯,赋学生成长力
基于数字信息社会发展,学校主动打破传统,依据《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改革方案,持续改进评价方式。学校组建导师团队成立“科技+”生涯规划指导中心,定期开展咨询、指导服务工作;借助高校、名企、名师力量做好线上数字资源推送,建设好生涯规划资源库;借助大数据分析将评价结果可视化,学生成长历程和水平以雷达图、智能评语、电子成长报告等形式呈现,唤醒学生成长自主性,提升学生生涯自我管理能力。
(五)建设任务五:优化学校治理体系,“三解三重”求变革
学校坚定推进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主动提高中小学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不断完善和创新学校议事决策机制,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借助高品质特色高中建设深化学校治理组织、制度和文化的变革,通过“三解构三重构”探索适应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路径,以实现“共治”“法治”“善治”。
推进举措: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开创治理新格局
学校把握《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文件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学校发展方向,通过完善学校党组织和行政的议事决策机制,健全党组织和行政分工负责、贯彻落实机制;党委以高质量党建为抓手,引领“立德树人”工作,努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学校发展优势,形成以学科思政教学为主阵地、以学生德育与管理工作为保证、以课程思政工作为途径、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的“合力”;充分保障党政主体履职,党组织发挥全面领导的作用,建立“党组织领导、校长负责、教师育人、民主管理”的“四位一体”治理新格局。
2.做好“三解构三重构”,展现治理新面貌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学校从“破”传统学校管理,“立”现代学校治理视角推动现代治理改革,具体采用分布式领导变革组织结构,即解构“科层制组织结构”,重构“学习型组织结构”;采用主体分类、发展分层、评价多元的思路变革治理制度,即解构“限制性制度”,重构“鼓励性制度”;采用“四会—章程—核心”的治理体系,在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多元对话等方面变革治理文化,即解构“管治文化”,重构“善治文化”。
(六)建设任务六:打造科技活动矩阵,校园生活更精彩
面向全体学生,以多维度全链条形式,打造系列活动矩阵,满足不同需求、不同层次学生参与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思考活动,以丰富学生生活经历,形成正确生活态度和科学价值观;开拓多样化的科技活动渠道,创设多样式组织形态,搭建多向互动型学习平台,增强学生参与度、实践性和幸福感,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基于学生立场,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科学指导学生健康成长。
推进举措:
1.五育并举,让校园生活五颜六色
学校从真实生活世界出发,以科技教育为载体,从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设计主题一致、内容贯穿的全链条活动矩阵,将单一活动成串成系列,让学生深度参与与体验。如“院士进校园”科普讲座活动,可以让学生真切感受科学家身上所具有的家国情怀、工匠精神、气度之美等,可以将科学家、学生、学校、媒体等不同主体深度连接,可以将策划访谈、宣传创意、现场组织、感悟展评等活动汇成系列。
2.生生参与,让校园生活生机勃勃
学校注重学生活动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发挥“创想·智造”等课程基地已开设的各类活动的影响力,在注重传承的同时,通过调研学生需求,创新社团尤其是科技社团活动,丰富各类科技活动内容,满足更多学生发展需求;以省品格提升工程的深入,建立新的活动平台——“北辰”科技社团基地,同时成立区域科技社团联盟和“北辰”科技社盟管理中心,通过组织科技夏令营、建设互联互通平台、社会资源共享、建立校外活动基地、拓展交流协作范围等,创社创业中发展领导力;面向全体组织普及性科技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现个人爱好和所长,鼓励学有所长优秀学子积极参与各类科技竞赛、活动,让更多学生提升个人科学素养、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3.创意活动,让校园生活有滋有味
学校基于人文关怀,通过活动创意创新,增强活动吸引力,提高学生校园生活质量,如“科技活动说明书”让学生学会选择,“科学素养表”让学生明确方向,“科技成果展”让学生收获幸福,“科技小对话”让学生心灵碰撞,“科技达人秀”让学生展示自我等,最终实现在科技教育活动中达成让学生“心动-行动-感动”的育人效果。
(七)项目建设七:成立学院选人育人,分阶培养育人才
通过基础普惠型、个性拓展型、拔尖研究型三层级课程的实施,选拔具有潜质的优秀人才;成立“北辰”青年科学院,通过导师制、学辅制、走班制等,构建基于科技教育的拔尖创新人才的校内培养体制;因材施教,养育学生的科技志趣,积极探索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思”型学习教育模式;实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注重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积极培育学生的个性特长;贯通“初中-高中-高校”一体化科技教育培养路径,加强与其他高中、高校、科研机构、高新企业开展密切合作,保障学生能够充分参与项目探索和项目实践的机会,尝试建立全新的项目探究合作载体,实行校外科研轮转交流制度,建立健全项目探究训练合作机制;集结多渠道的资源投入,构建家校社科技教育共同体,着力打造成为高峰基地,充分发挥课程基地优势和作用,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与高校联合培养、国际化合作等多种培养途径,促进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推进举措:
1.完善进阶选拔机制,开展分阶培养
在原有“海选”、“筛选”、“精选”三阶段选拔模式的基础上,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突破常规化的选拔标准和方式,采用科技竞赛选拔、自主招生、中考、校内选拔等多种方式选拔和筛选最合适的学生,着重对学生的身心素质、学术兴趣、发展潜质、综合能力和抗压水平等进行全面考察;通过数字技术,增强量化和可视化,更科学地选拔科技拔尖创新后备人才;从各阶段分别为学生设计适配的低阶、 中阶、高阶的项目探究实践体系,提供学生自主命题项目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充分根据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参与途径;制定分阶目标和人才标准,实施多维度评价,设置分段式准入机制和过程性的动态考核评估,实行动态退出增补调控。
2.优化科教课程体系,构建“三层四群”
学校在现有科技教育“334”模式基础上,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融合共生”,从学科融合和领域融合视角出发重构整合,联结多学科设计跨学科课程,绘制完整的“科技+”课程图谱,形成基础普惠型、个性拓展型、拔尖研究型三层级课程,打造“科技+社会”“科技+自然”“科技+人文”“科技+艺术”四类融合课程群,实施跨学科科技教育课程,探究学科教学渗透科技教育策略,打造科技活动矩阵,激发学生科学探索兴趣。
3.成立青年科学学院,进行个性培养
学校成立“北辰”青年科学学院,通过开发多样化课程资源、开展跨学科项目式教学、构建以素养和增值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聚焦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整合课内课外资源,组织科技课程、科技社团、综合实践、科普体验、创新项目、科技比赛等科技活动,采用导师制、学院制、学辅制、走班制、小组授课制等个性化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科学创新能力;积极举办各类项目成果汇报和分享活动,定期举办项目交流大会、科普宣传周、科研开放日,建设学生项目成果展示馆,为学生定制个性化展示活动方案,加强学生项目成果评价、成果管理和成果宣传,建立浓厚的科技文化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
4.进行成长数字画像,精准分析发展
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以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为数据基础,构建精准数字画像,助力学生能力培养评价。过程中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操作、考试测评、项目实践、科技竞赛记录、参与科技活动情况、团队协作等数据,从学生的沟通、创新、思辨、动手实践、语言表达、责任担当等方面绘制学生能力图谱,帮助学生和老师精准分析,科学发展。
(八)建设任务八:抓住数字转型机遇,智慧教育新生态
学校以教育信息化作为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学校现代化建设,重点探索数字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构建全方位、沉浸式智慧教育生态系统,实现泛在的、个体化、终身教育新模式;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构建起数据驱动的教育治理和服务新模式;坚持素养导向,不断提升师生适应数字时代需要的数字素养与技能。
1.数字技术融合教育教学,数字转型新样式
学校是全国智慧教育示范校,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应用研究是近十年学校建设重点内容之一,第五轮主动发展提出加快学校数字化转型实现差异化教学,数字技术与教育融合要向高阶演进,深入应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一代数字技术,通过平台、资源、数据等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搭建起智能化学习氛围,提供个性化学习需求方案实现数字化转型,推动改进教学、优化管理、提升绩效。如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教学的数字化转型,采用人工智能中的知识图谱的技术支撑实现课程教材的数字化转型,采用人工智能中的学习者画像技术支撑实现学生学习难点分类研究数字化转型等。
2.信息数据驱动教育教学,学校治理新发展
学校建设教育大数据中心,形成汇集、融合、高效的教育大数据体系,运用海量数据形成教学知识图谱和描摹学习者画像,为教师教学决策数据化、学生交流互动立体化、学校治理反馈及时化、教育改革研究科学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学校通过收集各种类型的数据并加强数据管理,实现教育管理领域结构重塑、流程优化和高效治理,为教育治理提供智能分析、评估与诊断,实现科学精准治理,提升教育治理的效率和效益。如学校融媒体管理下的微信公众号的运行,充分发挥其快速宣传和转发等优势,形成专题、预先策划、每日推送,全面反映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和师生精神风貌,彰显学校精神,推广辐射办学思想和办学成果,提升学校办学影响力。
3.数字素养回应时代诉求,师生发展新方向
师生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与关键。学校通过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框架研制,注重数字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人工智能、编程、数据分析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兴趣;制定管理者数字化领导力框架,加大数字治理能力的培训力度,通过系统的课程培训提升管理者的数字治理能力和数字领导力;鼓励教师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育教学,利用网络优质数字资源构建高效、灵活的学习共同体,在实践中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与技能。
(九)建设任务九: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对话世界有能力
学校将继续加强国际理解教育,积极和国外教育机构及同行联系、交流和合作,加强课程建设;通过派遣教师出国培训,汲取国外同行先进的科技教育管理经验方法,注入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丰富了教师个人专业素养,优化人才培养的方式;主办或承办高品质的国内外中学科技教育交流、论坛研讨、活动竞赛等,努力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提升办学品质和国际知名度。
推进举措:
1.融通内外资源,实现东西文化双向奔赴
学校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友好学校如加拿大牛顿国际学校等开展学术交流、师生研修活动,在各类国际交流项目中积极展示学校科技办学特色,如实展现国家科技发展现状,让更多的外国友好学生真实了解中国;学习和借鉴世界知名科技高中的办学理念和课程教学,引进前沿前卫的科技教育课程群,融汇东西方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以此扩宽办学思路,提升课程品质;派遣优秀科技辅导教师出国培训,汲取国外同行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方法,注入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丰富教师个人专业素养;为有志于留学深造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支持,为有意向来中国交流学习、生活体验的国外学生提供机会。
2.丰富学习形式,开展线上线下合作研究
为培养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围绕经济竞争与合作、和平与安全、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生态安全、疾病流行、世界遗产保护等问题,与结对的国际友好学校开展基于问题的项目研究和跨文化交流,引导青少年关注全人类共同
网站资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